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堆龙德庆区要闻

堆龙德庆区以“三化”为抓手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堆龙德庆区人民政府 2024年04月19日 10时51分

堆龙德庆区立足发展实际,着眼解决高质量服务城市居民问题,构建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区域统筹联动,推进社区、企业、机关党组织互联互动,依托党建网格管理服务社会,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高效发展。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基层组织“立体化”。建立以区委书记为召集人,政法、组织部、司法等34家单位为成员的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议事协调机制,自上而下形成“一把手”高位推动、“一盘棋”全面统筹、“一贯到底”高效联动的共治共理新时代基层治理大局。定期召开会议,了解和掌握全区基层治理瓶颈问题,组织和推动有关单位深入研究基层治理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解决制约工作开展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健全区、街道、社区、网格党组织四级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作用,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推动基层党组织向楼院、党员管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一体化建设。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同级率先成立物业行业党委,并将3家物业企业纳入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充分调动物业组织参与到基层治理工作中。

治理主体“多元化”。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核定社区工作者职数205个,重点面向堆龙未就业的大学生、退伍军人等,目前招录社区工作者172人;发挥镇(街道)党校前沿作用,结合社区工作者在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群众的需求,精心设置课程,针对性邀请政法委、医保局、民政局、信访局、相关社会组织等进行专项培训9期,解疑答惑,提升专项能力。用好社区工作者队伍,每日组织社区工作者在网格内开展2次巡查,发现并处理各类问题200余处,共上门入户1.2万余户次,走访人员3万余人次,采集各类信息2万余条。压实街道社区(园区)属地管理责任,将辖区大型企业、小区物业纳入兼职委员中,6名“小个专”优秀党员按照选举程序进入新设立社区“两委”班子,积极联系美团、饿了么、滴滴、万顺等企业开展摸底排查,排查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共计780余人,建立青工委,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来源广泛、流动性强、联系面广的优势,引导参与辖区群防群治工作。乃琼街道乃琼社区探索“五个自我”工作法,积极唤醒辖区村(社区)两委、网格员、群众、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治理主体的内在动力,构建高效、务实、低成本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凝聚治理合力,激发治理热情。完善社情民意搜集报送机制,制定下发《关于加强社情民意信息搜集报送的通知》,建立“周搜集、月上报”的社情民意搜集报送制度,以党员“三包”、“四联四包”、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大接访办实事等工作为契机,全面开展社情民意搜集工作,截至目前,收集各类社情民意70条,已解决33条,37条正在协商解决中。

便民服务“精细化”。以“基层治理年”为契机,开展网格党组织覆盖攻坚行动,根据实际情况,将原有的278个网格重新优化至347个,并持续深化网格党支部建设工作,选优配强网格党组织班子,选派90人担任专属网格党建指导员协助审核支部委员资格。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对网格排查上报事项,社区做好梳理汇总,街道根据问题性质和管理权限“吹哨派单”,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承接、限时办理并反馈,共计吹哨50次。按照“15分钟服务圈”要求,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将党群服务中心尽量建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位置,利用250万元援藏基层政权建设项目资金,推动邱桑村党总支和通嘎社区党总支活动场所标准化工作,截至目前,已完善党群服务中心29个,建立社区e站5个、微e站2个。整合党建、治理、服务多种功能,把社区内的党建和政法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推动场所设施共用、力量资源共享,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使用效率。羊达街道通嘎社区e站设置“6+X”功能,合理划分政务服务、党群活动、协商议事、文体康养等功能区域,真正做到“一室多用”;东嘎街道在网格内设置微e站,将社区e站各项功能纳入,并安排专人坐班,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志愿服务、爱心引领、失物招领、便民工具、爱心雨具、急救药箱、免费茶水等服务。

责任编辑:索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字体: 【打印文本】 【关闭本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