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结合我区农牧民留守儿童情况工作开展报告、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经调查,截至目前,堆龙德庆区本地户籍的留守儿童共有36人,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三留人员的家庭基本情况、需求和困难,我区针对三留人员建立了一人一档并动态更新,全区共50名三留人员中留守儿童占据较大,大多数留守原因为:一是父母离异其一方再婚,一方外出务工,由亲戚抚养;二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由老人抚养。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堆龙德庆区依托现有的老(幼)日间照料中心、镇(街)双语社工服务站以及慈善协会等力量,根据儿童需求和实际困难,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服务活动,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今年“三大”节日来临之际,为使孩子们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我区为辖区35名孤残儿童及留守儿童每人送去了1000元慰问资金,共计3.5万元。通过“龙姐在您身边”小程序,从根本上解决了儿童的救助、咨询、法律服务等问题,经多方努力为县中学的1名留守儿童解决救助6.5万元。同时会同民政等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关心关爱活动,时刻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各界的温暖和关爱,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1、教育方面,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绝大多数监护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孩子们平时除了在课堂时间的学习各科知识外,课外几乎没人辅导,故此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缺少父母的帮助和指导,大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相比其他学生学习较为差,甚至学习成绩存在时好时坏的情况,学习成绩也不会提升和进步,个别学生缺乏热情和进取心,厌学、辍学情况时有发生,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焦点难点问题。
2、身心健康方面,因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生活等方面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爱护,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甚至个别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孤僻、倔强、叛逆心理严重,不愿跟同学、老师打交道,也不能跟同学和平相处,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严重缺乏沟通能力,缺乏自我的约束和科学引导。
3、安全保障方面,因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父母又缺乏经常性对孩子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的教育和引导,加之,学校与家庭之间安全纽带衔接不上,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学校老师也不可能每天去了解留守儿童的去向,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面临多种安全隐患,安全隐患不容乐观。
4、政府、社会的关注度方面,留守儿童在成长期需要家庭、社会的关心关爱。孩子们缺乏对社会生活事务的准确判断,长期在身边没有父母的交流、交心,缺乏父母的教育和疏导。目前、教育、民政以及工青妇群团组织对留守儿童虽采取了关心关爱措施,也开展了一系列关心关爱活动,但是覆盖面还是很小,故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相关部门对留守儿童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尚未进行政策性的思考。
三、对策与建议
1.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制定有利于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的政策,尽快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提高关心关爱留守儿童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2.积极发挥各级组织应有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本辖区内留守儿童档案的建设管理工作,针对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和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要特别关注,并定期不定期深入开展入户排查,从生活上给予关心关爱的同时,也要从身心健康上给予安抚和帮助。
3.积极利用各类载体,“格桑花”妇女儿童救助资金,针对患有重特大疾病且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留守儿童最大限度地给予医疗救助和资金帮扶,从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切实解决留守儿童身边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和妇联组织的温暖。充分运用“龙姐在您身边”小程序,及时接受留守儿童的求助和咨询,从根本上解决儿童的救助、咨询、法律服务等问题。同时也将留守儿童的反映的诉求第一时间向所辖村社区、学校、父母及相关部门反映,力争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解决诉求问题,从而形成各职能部门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关心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